乐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3-14 01:36 来源: 市民族宗教委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2024年,市民族宗教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央、省、市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2024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突出党的领导,抗牢法治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直接抓,相关科室具体抓,全面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二是强化理论学习。通过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会前学法等形式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举办全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引导全市民宗系统干部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政策法规科配备2名工作人员,组织普法培训2次,印发《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干部职工参学率达到100%以上,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突出宣传教育,汇聚法治力量。一是聚焦关键节点宣传。以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宪法、民法典和民族宗教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普法工作覆盖面,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二是聚焦民族和睦宣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市民宗系统深入区县、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介和普法宣讲活动40场次,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推动基层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三是聚焦宗教和顺宣传。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举办宗教界人士培训班、召开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70余场次,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牢固树立国法大于教规的法律意识,自觉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有力促进宗教和谐和顺的局面。

(三)突出实践导向,提升法治实效。一是做好民族领域普法工作。指导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分别出台《移风易俗条例》,健全“彝汉双语”普法制度,用好“普法阿依”法治宣教品牌,宣传推广“德古工作法”,抓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做好宗教领域普法工作。由统战、民宗部门牵头,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常态化排查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指导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建立《三审三校工作制度》,依法整治互联网虚假信息等问题,开展宗教场所法规登记工作专题调研,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三是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发挥市委统一战线暨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民委委员制,开展全市民族宗教系统行政执法队伍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扎实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全面构建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升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普法创新性不强,宣传方式、产品不够接地气。二是行政执法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三是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执法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压实主要负责同志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化学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市民族宗教委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打造好“点亮火把”、禁毒防艾公益品牌,推广好“德古”工作法,推进好小凉山彝区“树新风、促振兴”,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教要求,防范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加大非法宗教活动的治理力度,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乐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